南京市数学教研员李晓明老师主持了“基于案例分析的课堂观察研究”,我们29中致远校区以及新城初级中学、39中有幸成为研究此课题的三所基地学校。9月18日,项目组的第一次课例研讨活动在致远举行。致远的管甜甜老师和张莹莹老师分别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课后三所学校的老师在李晓明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专题研讨。
11月8日,项目组的第二次活动在新城初中举行。来自新城初中的董贵玲老师和三十九中的张俊花老师分别上了一节考前复习课。课后,三所基地学校的老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了考前复习课这类课型的设计与思考。李晓明老师首先提出三个问题让大家在听两位授课教师阐述设计思路时思考。第一,考前复习课该怎样设计,怎样定位?第二,生源差异在设计中如何体现出来?第三,这两节课还可以做怎样的改进?
新城初中的叶旭山副校长认为,期中考前复习课作为阶段复习课,应该立足于前三章的内容又要超越这三章的内容。教师应该把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的典型的问题以及典型的错误做深入的挖掘,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教学素材。
叶校长认为,在八上前三章中,第一章轴对称部分的题目比较好找,历次考的多,讲的多,但第三章中心对称部分的问题则比较难找,尤其不太容易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课的设计就是想要通过图形的变换使学生对八上前三章的只是有一个整体的再认识,使得所学的只是系统化;通过对错题的辨析和探究解题方法的最优化的数学活动,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学习有条理的表达与思考;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灵活运用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十九中王四宝校长也做了精彩点评,他认为复习课尤其是考前复习课更要关注基本知识的迁移与积累,针对典型问题和错误来分析。在讲过之后能让学生自己提炼出方法和结论,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思维定势对学生来说既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他还指出,本次上课是借班上课,上课的老师也是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针对学生未知的特点以及教师的特点,本节课选题比较容易上手,定位于抓基础。他说,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从新城中学最近三份考前复习试卷入手,针对典型的问题或错误来分析。
致远的鞠峰老师代表也做了点评,他说传统的课型有四种即新授课、复习课、评析课、综合实践课。复习课也有章节复习课和专题复习课之分,而这种考前复习课既不是章节复习课(单元复习课)也不是专题复习课,它要把前段时间所要学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起来。这样的课一定要有一条主线,这条直线其实就是设计本课的目标,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要能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要能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积累基本图形和基本结论更要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